2015年益阳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5-06-12 00:00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推进计划生育新政扎实有序实施,推进卫生计生机构与队伍建设,加强规划引领,落实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着力提高卫生计生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以人口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丽都益阳建设创造良好的健康与人口环境。
   
一、突出做好全面深化医改工作
   
(一)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和落实《益阳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方案》,确定安化、桃江、南县、沅江、大通湖18个政府办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改革医院,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旧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积极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和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行业监管。
   
(二)有序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按照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整合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思路,搞好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先从一院一策启动。2015年启动对市中心医院东部新区分院、市妇幼保健院和益阳医专拟建的口腔医院PPP模式综合改革。
   
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根据国家的分级诊疗指导意见和试点方案省实施方案,制定《益阳市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分级诊疗的标准和办法。按照《益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4-2020年)》,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优化医疗资源和布局。以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等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开展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帮扶乡镇卫生院活动,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加强村医培训,抓好村医签约服务试点,落实老年乡村医生养老补助政策,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
   
(四)规范药品采购供应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建立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落实低价药品采购使用政策,提高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和采购使用的积极性。扩大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五)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迅速把独立运行的若干业务信息系统联起来,把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医务系统联起来。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示范工程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六)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按照、市有关社会资本禁入领域的负面清单,除此之外均向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协调落实社会资本办医在医保定点、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严控审批时限。制定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制度,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二、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七)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密切关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情况,针对补偿性生育导致的高龄产妇增多等情况,加强生育服务指导。落实生育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地。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对特殊情况生育政策的调研。
   
(八)全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规范统计台账管理、信息采集上报、工作信息引导和村(居)务公开。完善“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强化社区管理和单位法人责任制,确保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报酬落实。适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推广基层基础工作经验。强力推进“三网融合”工作,将农村网底、城镇网格和市县乡数据平台网络监控等工作落到实处;搞好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评工作,帮助基层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网格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工作。扎实做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努力实现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已婚孕龄夫妇,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夫妇综合避孕率和长效措施使用率。积极推进生育制度改革,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办证手续。大力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十完善整治“两非”常态机制。加强对“两非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继续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纳入对各区县(市)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坚持典型案件查处督查、督办和审查制度。严格落实B超检查、妊娠分娩和出生登记、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孕情监测机制,督促基层落实孕妇全程服务制度,特别对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孕妇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力争从源头上控制“两非”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健全整治“两非”案件查处部门联动机制。
   
(十一积极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加大对市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门协调指导力度,完善综合治理部门考核评估方法,指导综合治理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手段。抓好综合治理部门信息“实时通”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认真组织开展计生综合治理年度督查,加强综合治理“考核资料上报系统”的使用、管理、监督,建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通报制度。
   
(十深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扎实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突出抓好信息交换质量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规范办事程序,畅通服务和诉求渠道,及时协调处理好各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访事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建设,通过“以房管人、以户管人、以业管人”,强化流动人口的精准信息采集,实现户籍地、现居地和从业地的三方互动,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和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积极推进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充分利用我省“一盘棋”信息系统和网上办证系统,积极推行“户籍地主动办、现居地异地办、跨省流出省外办”的网上办证模式,简化办证程序,以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湘粤流动人口信息对接的工作要求,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的协查及通报工作,利用统计监测数据指导和评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两地服务管理责任落实。
   
(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台《湖南省出生缺陷干预防治办法》,将出生缺陷防治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机构。深入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构建多层次的出生缺陷干预网络,全面开展三级出生缺陷干预行动。
   
(十四严格执行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等国家和省里规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足额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拓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技能、发展经济、改良生活。切实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扶贫济困、致富发展工作,积极构建“扶持、优惠、保障、奖励、资助、关怀”政策体系,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脱贫致富支持。
   
(十五重点关注特殊计生家庭。大力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切实加强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象的扶助力量,健全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救助长效机制。重点帮助有生育能力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再生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计划生育爱心助孕特别行动”。探索将计生家庭养老问题优先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对失能老人家庭、残疾人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等,给予有针对性的扶助关爱,努力让计划生育家庭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十六积极促进计生家庭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技能、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加强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建设,扩大“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范围,大力实施“新家庭计划”,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拓展生育关怀工作领域。
   
(十七扎实推进群众自治。围绕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公约,规范村(居)务公开内容和履约情况监督程序。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乡)创建活动,不断规范提高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水平。
   
(十调整完善考核评估工作。一是将各项考核评估指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在考核评估中,突出工作重点,实行分类指导,改进考评方式,坚持求真务实,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二是组织搞好平台数据日常监控工作,创新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方式,推进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的计划生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的共享,完善人口出生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出生人口动态监测机制。三是深化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人口出生监测信息系统应用,加强统计分析,实现信息共享,按月形成监测报表,按季形成监测分析报告,组织对考评方案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举报调查和数据异常核查。四是按照国家和省卫计委的要求,组织县乡两级搞好生育服务证改革工作,全面取消一孩生育证,落实好一孩生育人员的登记上报和再生育人员承诺办证制度等工作。五是积极开展“国优”示范县创建工作,力争我市2个以上区县达到“国优”示范县标准。
   
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工作
   
十九)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健全市县两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和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预案。强化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巩固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成效,规范和推广风险评估工作。主动做好省市共建湖南省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警地共建空中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等项目,争取我市急队伍纳入国家重点建设计划。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防控工作,落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
   
二十)巩固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巩固基础免疫,维持无脊灰状态,推进消除麻疹工作。落实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和精神卫生十三五规划,慢性病、癌症防治中长期规划。制订血吸虫病防治新的十年规划。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等机制。继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职业病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市县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城乡饮水监测覆盖70%的乡镇
   
(二十一)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加强爱国卫生组织体系建设和经费保障。统筹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确保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以上。加快推进城乡卫生创建工作,确保2015年桃江县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年内创成省级卫生镇3个,市级卫生镇3个。科学防控病媒生物,抓好中心城区灭鼠、灭蟑、灭蝇省级达标复查工作。
   
二十二)强化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落实“两纲”工作任务,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保障母婴安全。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机制,落实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三级预防措施。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
   
二十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风险监测。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清理、制定和修订工作,做好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和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实施2015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建立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和食品安全首席专家与首席卫生监督员制度,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十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强化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公示制度。制定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创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医教协同和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落实住院医师培训任务。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培养工作,做好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巩固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成果,推动护理、公共卫生、精神卫生和药学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护士岗位管理。提高康复医疗和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加强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二十五)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管理。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严格医疗服务要素监管。开展提高医疗质量专项活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临床路径应用工作,继续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公开点评等措施,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推进血站核酸检测项目建设,基本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
    
二十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畅通医疗投诉渠道,制订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和舆情应对预案,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年内完成二级以上医院警务室、调解室、投诉室、监控室四室建设和市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新机制的作用,提高调处率。加强警医联动,依法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
   
、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十七)夯实基层中医药工作。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和中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继续开展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和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任务。试点开展乡村卫生室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服务模式,推广应用农村常见病中医药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适宜技术。推进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专科医院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
   
二十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争取中医类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项目落户第一中医医院。做好中医药专长绝技收集整理和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二十九)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与教育。继续推进市第一中医医院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和中医药养老服务。按省卫委的部署开展国医大师”“湖南省名中医优秀事迹和学术经验宣传推广活动。
   
、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
   
三十)落实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清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做好已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和监管。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十一)推进综合监督执法。加强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执法能力。积极参加“全国法治先进城市”创建工作,严格落实法治益阳建设实事工程项目,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杜绝大月份引产、非法限制群众人身自由、强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等行为,防止发生因计划生育违法行政导致的重大恶性案件。组织执法稽查、案例评查,重点开展对《献血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医疗广告和消毒隔离等医疗专项监督检查,开展放射诊疗专项整治,做好国家重点监督抽检工作。组织监督技能竞赛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十二五目标,督促公共场所、供水单位、学校落实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措施。督查督办重大违法案件。
   
、统筹做好基础保障性工作
   
三十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三访三化”活动。坚持管行业必管行风,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三十三)科学谋划和编制十三五规划。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终期评估和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编制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改、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标准、医疗机构设置、人口信息化、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规划。做好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谋划好支撑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政策、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卫生资源配置应用系统,强化卫生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三十四)提升立项争资和理财能力争取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新增部分继续向基层卫生服务和村医倾斜。制定财务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等办法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管理方式试点。加强资金监管,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进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按省卫计委部署实施卫生计生财务队伍建设335工程,开展全省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全卫生计生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开展项目督查、巡查工作。
   
三十五)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卫生计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科研项目。整合优质资源,加强横向联合,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启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基层急诊急救、产后出血防治、儿科急诊急救、妇科肿瘤防治等适宜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
   
三十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贯彻《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落实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要求。落实领导责任、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信访工作机制,健全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抓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
   
三十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发挥宣传工作先行先导作用,以深化医改为重点,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医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卫生计生职业精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生育政策宣传,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强化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开展名医“最美医生”“美丽护士”推选等活动,传递行业正能量。建立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做好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加强舆情应急管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创建活动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活动,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就医习惯。加强控烟履约工作,开展卫生计生系统和公共场所控烟督查和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注重发挥各类媒体积极作用。
   
、落实惠民措施
   
三十八)落实救治措施。扎实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完成省下达的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00,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1家。落实应急救治政策,实现应急救治病人的应治尽治。
   
(三十)落实补助措施。实施计生特殊家庭爱心助孕特别行动。
   
四十)落实奖励措施。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
   
四十一)落实免费措施。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安化县农村新生儿有关疾病筛查、安化县半岁至2岁农村婴幼儿营养包、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避孕药具、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等多种免费项目。
   
四十二)落实便民措施。完善预约挂号平台,推行预约诊疗和日间手术。加强湘粤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提高生育登记、生育证明办理时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