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安化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打造健康服务“安化样板”
发布时间:2025-06-20 16:36 作者:邓颖 刘琼 来源: 安化县卫健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6月17日,益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将安化县县域医共体评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通知》(益卫联〔2025〕16号),正式认定安化县县域医共体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这标志着安化县自2024年9月启动筹备、2025年3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总医院以来,在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同质、医防融合”的县域医疗新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安化经验”。

  多方联动织密健康网,服务效能“跑”出新速度。

  一是分级诊疗格局初显。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与服务清单,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25年1—5月,完成双向转诊3119人次(上转2445人,下转146人),县外转诊仅528人,有序就医格局加速形成。二是共享中心提效降负。建成医学检验、影像、心电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今年来累计出具基层诊断报告14461份,结果互认644例,直接为患者减负35万余元。三是急诊急救无缝衔接。创新打造“5G+急诊急救大平台”,推行“上车即入院”模式。全县实行救护车接住院患者免费政策,2025年免费接诊患者3008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57.64万元。

  三医协同激活新效能,运行机制“闯”出新路径。

  一是医保支付精准撬动。安化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医保基金支付政策。2025年1—5月,参保人员县域内就诊率(门诊)达90%以上,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为73.38%,基层就诊率为55.26%,县域内医疗费用同比下降9.94%,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6.32%,整体医保基金结余有所增加,基金收支平衡优化明显。二是药耗保障提质扩容。统一医共体用药目录,成立中心药房和耗材调剂中心。县级医院药品品种由462种增至676种,乡镇卫生院由181种增至344种。三是医疗提质资源下沉。建立262人专家库(县级专家176人和县外专家86人),实现疑难重症就近治疗和上级专家及时支援,外请专家为8名患者进行手术,节省患者费用7万余元。

  医防融合夯实健康基,服务能力“筑”就新厚度。

  一是人才队伍强基固本。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20余场次,覆盖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人次。推行县乡村三级“师带徒”制度,县级医院选派23名医师长期驻点帮扶乡镇卫生院,433个村(社区)包村医师全覆盖。二是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各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融合健康管理全流程。累计完成健康筛查86.5万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22,855份,对9.4万名慢性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管理率达87.16%。通过全面摸底,梳理出全县100余种疾病的分布情况,精准绘制县域疾病谱,开展针对性干预,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此次市级验收是安化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安化县将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加速软硬件升级,致力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为乡村振兴和健康益阳建设贡献更坚实的安化力量,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