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不论盛典还是灾难,不论大场面还是小场合,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忙碌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就是为我们生命保驾护航的医务工作者。常言道: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而今年的冬天格外漫长,更令人难以忘却!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将人民健康刻于心中,将民族大义列于首位!
“核酸采样车”,这是一个仅4平方米的狭小空间,承载着万千人民的希冀。从解封前的全民核酸到解封后的大规模人群涌入采样,从白日到黑夜,从酷暑至严寒,只要接到指令,医护采样队便冲锋陷阵。桃江县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门诊护士长吴爱彬在“阳过”未康复的情况下坚守在这几平方米之中累得晕倒,睁开眼,立马爬起来就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挥一挥衣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薛珊珊、刘江需、胡思婷.....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采样动作,一句简单的提示“请您出示健康码”、“保持一米安全距离”,这背后背负的都是不为人知的心酸。长时间的站立,导致下肢肿胀;同样的话重复数千遍嗓子已沙哑,但他们从不抱怨,从不言苦。
山雨欲来风满楼。同样坚守的有儿科护士长薛丹,她强撑着排血尿的身子,举着带留置针的手,忍着骶尾部的疼痛坚守在一线。2022年12月 19日中午因高热倒在工作岗位上。许文佳、邓琴、张金晶等护士发烧头痛,吃粒布洛芬,躺病床休息个把小时,退热后又立马起来工作。英雄总是相似的,他们带着满身疲惫在冲锋,没有一个人撤离。不管多难,白衣战士始终坚守,相互扶持,扛下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做为党员的她擎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英雄本色,她就是产科护士长刘萍。工作中,她是认真细致的督导者:生活里,她是无微不至的大家长。疫情当前,为维持科室正常工作秩序,她选择以院为家,心系患者,照顾科室姐妹,忙得连轴转,顾不上喝水,更谈不上按时吃饭,她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在病房门口。虽是一名医务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丈夫最挚爱的妻子,是孩子最依赖的母亲。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她已经两个月没有见到她两位可爱的女儿了,偶尔休息的时候会跟同事们聊:大宝贝很听话,带着妹妹一起吃饭一起玩,小宝贝晚上老是踢被子……双眼泛红的她,把亏欠留给孩子,把大义置于首位,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为响应国家号召,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023年元旦当天该院增设综合内科病房,工作人员都是从各个科室抽调的。护士长彭鸿临危受命,带着新组建的护理团队7人,从治疗室的清扫、消毒、药品耗材的准备、仪器设备的领用及调试、病房的卫生与清洁,床单位被服的整理与准备、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的清点与检查等等,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完成了科室布置。从开科到现在,基本连轴转,熬夜是常态,经常被领导强行安排休息。再渺小的一个人,勇担使命、不改初心,亦能书写传奇。
海伦·凯勒曾言:“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不管是防控还是救治,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护理姐妹总是冲在最前线。护理部主任丁科研亲自带头下病房,召集人力,准备物资,紧急培训,指导危急重症患者护理;门诊护士长李雨参与病房晚夜班值班等等,不胜枚举。
在这场长达三年之久的战斗中,每个人爆发出的韧劲与坚守总是让人惊叹。疫情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积聚起来就是磅礴之力。我们始终相信,黎明终会突破黑暗,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到来,可谓“涓滴可汇海,春暖花必开”!
党委委员陈令辉在不同的场合鼓励我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护理部主任丁科研在综合内科开科时说:“我们一起攻坚克难,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急诊科护士长薛妮将88岁的刘福哉爷爷抱上病床时说:“我身强力壮,有的是力气。”
产科护士肖琳说:“我年经,发点烧不算什么,扛得住。”
“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一定会坚持好好干下去。”儿科护士胡容边打点滴边处理医嘱时说到。
“我是飞毛腿,要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妇科护士莫姮跟病友开玩笑时说。
“医院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门诊护士曾灿支援病房时说到。
把这些可歌可颂的白衣天使的故事搬上银屏,每一位都值得最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