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工作剪影
——记张家塞卫生院核酸采样医生张昕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讨论的最多话题就是核酸做了吗?结果什么时候出来?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份平安。
国内疫情的多点爆发打乱了原本的日常工作秩序,当张家塞卫生院接到上级通知,需临时抽调核酸采样人员以及送检人员时,今年52岁的张昕女医生自告奋勇扛下了此任务。每天早上六点从张家塞卫生院前往各个村组为特殊人员进行上门采样,并第一时间把样本赶送至资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测。这项繁琐且危险的工作,张昕坚持了两年之久。
“请您取下口罩,张开嘴”这是张昕的口头禅。她以高度敬业精神投入每一次采样任务,甚至在生活中,对同事,对家人也会脱口而出,显然,核酸采样这项工作已经刻进了她的骨子里。
核酸采样流程重复且单调,但对张昕来说每一次都是巨大的风险考验。采样的过程需要和被采样人面对面,采样流程中易产生呕吐、咳嗽、飞沫等现象,会直接溅到采样员的护目镜或者防护服上,这样大大增加了采样员的工作风险,也会影响采样质量和检测结果,对采样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但张昕在高精准高压力的情况下,这两年采样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样本零失误、自身零感染、心态零抱怨的工作态度。
张昕只是基层一线众多抗疫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在抗疫一线忙碌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