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多地出现多源输入、多点并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值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复工复产复学在即,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沅江市扎实做好“五个导”(即宣传引导、文明劝导、心理疏导、专业指导、执法督导),按下防疫“安全阀”。
1.宣传引导,营造疫情防控“热度”。一是立体发声安人心。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电视、沅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新沅江APP、沅江融媒短视频号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及时推送播发通知通告、防疫科普、工作动态等,大力倡导文明新风过新年,村村响广播把科学防疫知识送到群众耳边,沅江融媒发布短视频5个、沅江发布推送公告提示防疫科普45条,确保网上传播落地见效。线下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进校园、进企业”,与冷链食品经营户等门店签订承诺书等,确保学校、企业、医院、大型超市、车站、集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地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无死角。二是强化宣传增信心。多次召开宣传舆情组工作例会,对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着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市人民医院、车站、集市、商超等地检查防控管控情况。宣传春节期间商超、集贸市场等客流量大的单位引导顾客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同时引导工作群、家庭群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提升公众防护意识和发热后就诊意识,形成全民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温情呵护暖人心。在全市主要路卡口悬挂“欢迎您回家过节”和“沅江欢迎您”等暖心条幅,沅江融媒体第一时间向返乡人员宣传了返政策,让返乡人员倍感亲切。
2.专业指导,形成疫情防控“制度”。疾控系统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全力做好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指导,近阶段主要指导基层机构加强中高风险地区入湘人员摸排、流行病学调查与情况核查、现场调查与处置、健康监测服务,做到应排尽排、应管尽管。规范全市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采样技术,提高疫情防控信息系统防疫信息录入质量。加强进口冷链、快递、复工企业、监管场所、学校等重点行业与重点地区常态化防控指导。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指导各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院感工作,负责指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规范化设置并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市监部门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指导、电话指导等方式指导市内冷链经营户下载并掌握“湘冷链”APP的使用,累计激活企业110家,发放溯源码18829个。
3.文明劝导,把握疫情防控“尺度”。各级各部门单位执法人员在五小门店、餐饮经营户、商场超市、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劝导市民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保持通风,并耐心叮嘱单位负责人严格落实扫“两码”和测体温工作。对个别退休职工和学校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小朋友接种新冠疫苗有恐惧心理,所在单位防疫专干讲述相关接种知识,进行了文明劝导,宣讲防疫政策,介绍防控背景,消除顾虑,有效推进疫苗接种。
4.心理疏导,讲究疫情防控“温度”。全市开通咨询热线2条,安排专人24小时提供防疫措施咨询服务。1月份以来,累计接听咨询电话达1万余条,单日1条热线最大咨询量达200余人次,为民众在入沅防疫服务措施、健康码异常处理、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等各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对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进行政策宣传解读,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疏导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并提供代购、代送、代办等亲情化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别样的“回家”温情。市各养老机构加强老年人心理调适和正面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采取“非接触式”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化沟通服务。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服务,多样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5.执法督导,强化疫情防控“力度”。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联合督查组及指挥部各相关成员单位结合上级督查、通报,针对重点工作、重要环节、重点部位加强日常督查。各镇(街道、中心)和市直有关单位针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零售药店、车站码头、酒店宾馆、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景区景点、网吧影院、邮政快递等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其他密闭场所、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全面开展疫情防控执法检查。并对沅江市鲁医生大药房等14个单位存在的问题,于2月6日在沅江发布等官方媒体平台进行曝光,要求以上部门单位或门店个人对照存在的问题迅速整改,全市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对照以上问题举一反三,进行回头看,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小、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