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所有父母的愿望,然而,在宝宝成长的路上,却总有些曲折,有些孩子会被标上特殊儿童的标签,融入不了正常儿童的世界,小米,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宝宝。
2岁9个月的小米被诊断为发育迟滞,去年6月,经沅江市残疾人联合会鉴定后送到沅江市妇幼保健儿保科进行康复治疗。医生查阅小米的各项检查资料和评估结果后,为他制定了详细的个别化训练计划和目标,包括:个训、早教、手功能和磁疗。
训练初期,小米基本不听指令,安坐能力差,注意力很不集中,不感兴趣时会摇头、吵闹,甚至把物品全部扔地上,情绪不稳,攻击行为时常发生;手眼协调能力弱,可拿笔乱画,不能搭积木成塔,不能盖瓶盖;语言表达能力差,只能偶尔表达对照顾者的称呼以及少量几个单字,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只能用基本的手势代替;认知能力差,不能指认身体部位,不能辨别一种颜色;自理能力也较弱,可拿杯子喝水,不能拿勺吃饭,不能如厕;不模仿与人挥手再见,不与人交流,不懂分享。
针对小米发育迟滞特点,早教老师首先训练他安坐和听指令。刚开始在医生的强制下也只能坚持3~5分钟,慢慢的延长到10分钟,到能坚持一节课;接着训练听指令完成动作,比如听指令关门、收拾玩具等。一段时间后,小米的注意力能集中了,早教老师有对他进行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比如找寻物品,指认红色,指认卡片和实物等。同时加强手功能课的训练,主要进行精细运动训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比如积木搭塔、串珠子、拿笔画圆等。早教课老师通过“可口的食物”、“漂亮的颜色”等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帮助他提高认知,加强和小朋友之间的语言交流,并学会分享。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小米在各领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表现为:专注力提高了,能够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认知能力提升了,能够指认部分颜色、形状以及常见的物品;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了,能搭积木成塔和桥、能将珠子串成项链、能画笑脸;语言功能增强了,能说3~5字句子,能做简单的问答,可进行一般的交流;自理能力提高了,能自己吃饭,自己脱鞋,协助下可脱裤子;社交能力增强了,能够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基本能融入到社会环境。
昨日,小米妈妈给儿保科医生传来喜讯:“我家宝贝自从今年4月份就读于幼儿园后,每天都有进步,现在能很好的与幼儿园小朋友融入到一起,互动交流也良好,对于我家小米来说是一次完美的蜕变,我坚信我家小米,以后会越来越好!衷心感谢医生的引导和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