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湖南益阳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坚决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月3日,益阳市赫山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于8月4日-6日在益阳市中心城区赫山辖区开展全员免费核酸检测。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闻令而动,立即部署,紧急调派人员,30分钟之内集结了由110名队员组成的核酸采样突击队,分成7个工作组,分别奔赴赫山城区17个核酸集中采样点。8月4日到6日,他们怀着高昂的斗志,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磅礴大雨,圆满完成14436例核酸样本采集。
核酸采样组当中有入职不久的00后女青年、有刚休完产假的二胎妈妈、有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有资深的护理精英...... 她们都经过了严格、专业的采样培训。在赫山城区集中核酸采样的三天时间里,她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冒着酷暑进行繁重的采集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登记、采样、妥善处置标本,重复上千次的简单动作。一整天工作下来全身上下的衣服完全湿透,汗水泡肿了手指,口罩勒红了脸庞,医护姐妹们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
为了做到应检尽检,得知该区虎形山社区有几位行动不便的居民不能前来采集点采样,护士邓蕾、欧红君立即二话不说,匆匆吃完午餐,尽量压缩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在社区人员的陪同下,一家一家的上门采样。刘晴、曹家棻、臧一帆、汤可君4位护士自发组合成一个小组多次来到重阳敬老院,为分别住在4层楼100多个房间的198名老人采样。每天完成任务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休整地,看着浑身湿透的衣服,尽管她们深深感受到了抗疫工作中的辛苦,但也感到她们的工作是值得的,是光荣的,同时也坚定了她们万众一心抵抗疫情的决心!
8月5日中午突降大雨,雨柱像成千上万支利箭射向每个采集点,势不可挡。“快,护着电脑,保存数据!”、“快关电源,小心触电!”、“罩好标本”……正在轮流吃饭的队员立即丢下饭盒冲进雨中,第一时间保护着数据和标本保存箱,与暴雨争抢防疫物资。猝不及防的暴雨把临时采集点搅了个七颠八倒,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狼藉,帐篷被横风斜雨吹得只剩下四分五裂的钢架,备用的防护物资被浸泡在了水中,饭菜已被风吹得无影无踪…….队员们望着狼狈的彼此,看着排队等候采样的人群和他们期盼的目光,只好忍住酸苦,饿着肚子,急忙修整好采样点,继续投入紧张繁重的采集工作中。
“您好,我是三医院工作人员,明天到您社区集中核酸采样,需要与您对接相关工作!”……为了保障第二天核酸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统筹保障的同志们就提前搭建好了第二天的采样点场地,事无巨细,每件事都提前考虑得很周全。采集点既要不影响社区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又要综合考虑用水、用电、物资摆放且要极尽可能保障采样队员和居民避免烈日下中暑等情况,他们通常围着采集区域来回走上个1、2个小时时间,反复比量,就是为了寻找到一个最符合空旷阴凉通风条件的场地。
“保障组,我这边需要冰块!”、“保障组,我这边需要采集管!”、“保障组,我这边需要风扇、排插和物资!”、 “保障组,我这边帐篷吹飞了!”……声声呼唤,就如同战场上的声声电波,把战斗的激烈传送到后方。这支平均年龄超过了45岁的保障队伍,他们个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72小时内保证能随叫随到,常常来回奔波于17个核酸集中采集点。白天,他们往返于各采集点和医院,送水送饭送物资,解决采集点临时所需;夜晚,他们在采集队收工以后,负责善后并运送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布置第二天的新采集点。8月3日起连续3个晚上,他们不眠不休、汗如雨下,通常忙到次日凌晨2、3点,才将三天使用的17个不同地点的采样点搭建好,确保三天的采样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他们用脚步丈量出安全的防线,用行动布置出最规范的流程。在烈日下,在暴雨里,在深夜中,这些扎实苦干的身影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筑起抗疫保障长城。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不同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抒写出一种伟大抗疫精神,汇聚了一股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