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病毒汹涌来袭,益阳市资阳区医疗卫生系统坚决落实卫生防疫主体责任,一手抓自身疫情防控,一手全力支援“疫”线,坚决防止疫情外溢和蔓延扩散。
医院是疫情防控的关卡和哨点。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许多夫妻双双化身抗疫战士,谱写着战疫一线的别样浪漫。他(她)挺身而出,24小时待命,为患者搭起生命之桥;他(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依旧坚守属于自己的责任,为人民群众搭建防护之墙……他(她)们,牺牲小我换来一份份暖心,为资阳坚守了一方净土。
他,易译文,益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役,那么急诊科就是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线阵地”。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使本就十分忙碌的急诊科变得更加繁重。没有周末,没有假期,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这成了易译文的常态。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医院门急诊患者就诊流程、,防护服的穿脱规范……疫情防控相关指南、规范、最新要求等,易泽文都是第一时间组织科室人员实时学习和培训,并要求人人过关。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及陪护人员,易译文不厌其烦地讲解,甚至亲手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为何要开展新冠核酸检测,从身边的每一个病人将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对于发热病人、可疑病人,我们采取‘一对一陪检’,从接诊、检查、会诊,直至排除风险,防止产生交叉感染。”在易泽文的带领下,急诊科冲锋在医院防控一线的最前线,守住了疫情入户的“大门”,守住了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
她,邓春瑶,易译文妻子,市中医医院药剂科科主任。当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她带领药剂科连夜加班进行中药熬制。从处方调配、清洗、浸泡到汤剂煎煮、加工、包装,所有步骤她都要严格执行,严把汤剂质量关。她说:“早一天熬制好中药汤剂,就能早一天给患者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毒免疫力,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我们中医人的力量。”截止到8月17日,益阳市中医医院已熬制13万余包中药汤剂,充分为医务人员、志愿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人流量大、人员聚集性强的公共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郭治,益阳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自7月30日益阳市发现首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后,郭治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为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车辆管理、保洁消杀奋战在防疫一线,确保不留漏洞、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坚决守牢院感防控底线,确保实现“零感染”,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疫情防控,只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才能构筑全民免疫屏障。姚杰,郭治妻子,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科室人戏称为“定海神针”。“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我给您量一下体温。”“请保持一米线距离。”这是大半个月来姚杰的生活日常。为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医院体检业务暂停,姚杰带领她的团队,穿上志愿者红马甲,积极开展预检分诊、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和现场指导,每天迎着朝阳出发,披星戴月回家,在医院门诊大厅一奋战就是十几个小时。8月3日,是资阳区15-17周岁人群疫苗接种启动日,8月10日,12-14岁人群可以接种啦!到医院接种的人一波又一波,衣服汗湿了,喉咙喊哑了,腿站肿了,但第二天姚杰又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志愿者行列。
在资阳防疫一线,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档”。他们充分发扬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携手同行,并肩作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传递着爱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