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介入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先进技术,成功完成医院首例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术。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水平跃升至省内领先行列,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实现了重大升级与突破。
患者喻爷爷是一位88岁高龄的男性,长期饱受胸闷、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的困扰。经详细检查,被确诊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然而,考虑到患者高龄且伴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心存顾虑,担心手术耐受性差、术后伤口感染风险高,同时希望起搏器植入后不影响上肢活动。
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家属的诉求,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介入科主任杨佳茴带领团队专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缜密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最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这款起搏器无需植入电极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风险大、上肢活动受限的担忧。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心腔内,手术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开展。通过股静脉穿刺,医生将起搏器经导管精准植入到心腔内部,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40分钟左右。术中,患者心率迅速恢复,各项测试参数均令人满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卧床8小时后便能坐立、下床活动,术后3天即达到出院标准。
无导线起搏器堪称起搏领域的重大革新。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不仅继承了第一代的所有优点,如体积仅如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且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还通过算法升级,能够智能感知心房信号,实现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这使得更多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能够充分体验到无导线起搏器带来的显著益处。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时间更短、植入成功率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更为理想。同时,其微创的手术方式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
据杨佳茴主任介绍,无导线起搏器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1. 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 高龄、糖尿病、免疫抑制、慢性肾病、既往有起搏器囊袋或导线感染史患者;3. 血管扭曲或静脉通路异常。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实现了重大升级,为患者提供了生理、精准且符合人体需求的起搏治疗。作为先进疗法的积极践行者,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其转化为区域优势,积极探索益阳市乃至湖南省起搏治疗领域的发展路径,让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受益于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