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1-07-01 11:11 作者:杜思敏 来源:益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7月高温酷暑,需要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高温中暑和食源性疾病。7月迎来暑假,孩子的假期安全也需多加关注。

一、新冠肺炎

全球疫情仍不容乐观,多国疫情严重。近期国内个别地区发生了本地疫情,我市暂未发现病例,市民仍需提高警惕,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出门戴口罩,少聚集不扎堆,多通风,勤洗手;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旅居史和接触史;

3、提倡接种新冠疫苗。

二、登革热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既往我市登革热病例主要为输入病例,输入来源地主要为东南亚。7月进入蚊媒活跃期,不排除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

预防措施

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及时清除环境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场所;

2、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长衣长袖、涂抹驱避剂等。

3、从东南亚登革热流行地区返益的入境人员,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报告隔离点工作人员。

三、高温中暑

夏季高温(日最高气温>35°C)环境下作业易发生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的急性热致疾病。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者和户外作业人员如快递员、建筑工人等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预防措施

1、应做到大量饮水、适量补盐,可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2、避免正午时段外出,尽量待在阴凉处避暑。

3、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配备高温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并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4、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工人,应供给耐燃、导热系数较小的白色工作服。短时间在较高温度的场所作业可穿冰背心(如消防员)。可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注意合理休息。

四、食源性疾病

在又湿又热的环境下,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明显加快,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或将增多。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预防措施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生食水产品和水生植物;不生食、半生食野生动物;尽量不吃腌制食品、涮食和烧烤食品;不吃未洗净沾酱菜和没有卫生保障的街头小吃。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尽量每餐不剩饭菜;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混用菜板、菜刀,注意生熟食分开存放;不吃病死的禽畜肉和腐败变质的食物。

3、吃不完的食物及时低温保存,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下次食用时需要彻底加热。

4、食堂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五、儿童青少年伤害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伤害的高发期,假期中孩子独自在家和外出游玩的机会明显增加,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此外,夏季还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预防措施

1、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学习自救技能。

2、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有效避免伤害,教育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采取危险的行为。

3、减少外部不安全因素,营造儿童安全成长环境。合理收纳电线、电源、插座和电器等,防止触电。分类存放和看管家里的药品、消毒药剂、水银体温计等物品,避免儿童接触。

4、窗户加装安全锁、不在阳台和窗户边堆放杂物,并设置栅栏,避免儿童攀爬。家长应做好监护,尽量避免未成年儿童独自在家,叮嘱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能陪伴孩子外出时,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联络,了解孩子行程动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